自由容器
副标题
 
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现场
副标题
 
老憨谈法律文化
副标题
 
副标题
 
副标题
毛泽东不只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也是伟大的诗人。他的诗词不属古诗之列,但他的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,却非许多古诗词可比。比如,发表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《卜算子.咏梅》,就是一首读后令人精神振奋、感触颇深、受益非浅的佳作。词如下: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它在丛中笑”。词的文字不长,但文字背后体现出来的意涵,却值得我们认真回味,...
上世纪八十年代,有一首十分流行的儿童歌曲《春天在哪里》。歌好听,歌词也很美。歌词中说,春天在哪里?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,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,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。歌中有山、有水、有人物,很美。其实,在古诗中,也有回答“春天在哪里”这个问题的。不过,古诗中的回答有些含蓄。比如,宋代有一首《悟道诗》,作者姓名不详,被称为“某尼”,大概是位尼姑写的。诗中写道:“尽日寻春不见春,芒鞋踏遍陇头云。归来笑...
我们学过历史,知道朱熹是与南宋时期与程颢、程颐兄弟齐名的理学大家;我们背过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的诗句,还知道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。但他的另一种身份常被人们忽略:他还是十九岁進士及第踏入官场,且经历不凡政声颇佳的一位官员。他在县里做过文书之类的工作,又在多地担任过州知府及淅东巡抚之职,甚至还担任过宋宁宗的侍讲,为皇帝讲学。虽为理学大家,但他却不是只在书斋中坐而论道,而是坚持在...
诗圣杜甫存世的诗,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写的诗,以更宏大广阔的空间、更具体生动的内容,再现时代人心,佐证了历史,也弥补了历史。所以,他的诗又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在这些诗中,有一首被评家称为“杜陵七绝,此为压卷”的诗,它就是《江南逢李龟年》:“岐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。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”。诗的大意说,当年,我在岐王府常看你的演出;在崔九的大堂也几次欣赏过你的歌声。江南虽然风景好,...
古诗词中,以“问答”入题的极少。近日读到到唐诗人王绩的一首《桂花问答二首》:“问春桂,桃李正芬华。年光随处满,何事独无花?桂花答,春华讵能久。风霜摇落时,独秀君知不”?了解这首诗的大意,须先说几句有关桂花的话。桂花,在我国实际上有两种。一种是春天开,称春桂;一种是秋天开,就是我们常说的八月开的桂花。所以,这首诗的大意,应该是:有人问春桂,春光明媚,桃花李花等开得正盛。这也正是你应该开的季节啊...
秋风乍起,秋意渐浓。时有闲暇好读诗。偶然翻到南宋诗人黄庚的一首小诗《池荷》:“红藕花多映碧栏,秋风才起易凋残。池塘一段荣枯事,都被沙鸥冷眼看”。诗的大意说,荷花池内,荷花盛开。红艳的荷花映着碧绿的栏杆,格外美丽。秋风吹起,绽放的荷花很快就凋谢了。发生在池塘中的这一段花开花落、一荣一枯的故事,全被池塘边的沙鸥看在眼里。但在沙鸥的眼中,花开花落、一荣一枯,都是大千世界中最正常不过的事,根本不值得...
咏史诗,也称咏史怀古诗。它是中国古诗词中很重要的一个门类。数千年来,中国一代代古诗人,抚当时之今,追当时之昔,以惊天泣地之笔,为我们留下许多构思奇绝内涵丰富的诗篇,至少仍然令人回味无穷。今天,我们且读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史诗《勤政殿西老柳》:“半朽临风树,多情立马人。开元一株柳,长庆二年春”。仅从字面看,诗文并不复杂:一位骑马的人,驻足观看殿西一株老柳树。这株开元年间栽下的小柳树,到如...
如果有人问,苏轼家在何处?恐怕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,苏轼,家在四川眉州啊!苏轼自己也说过,家在“剑外之地,岷峨之间,蜀江之上”,说过“吾家蜀江上,江水绿如蓝”。但最近读到他被贬海南三年后,接“允北归”之令后写的一首《别海南黎民表》,读后,引发了一些思考。诗如下:“我本海南民,寄生西蜀州。忽然跨海去,譬如事远游。平生生死梦,三者无劣优。知君不再见,欲去且少留”。诗说,我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海南人。...
一提到李白,无论其人其诗,人们不约而同的都会认为是浪漫和豪迈!你看他的诗句: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”;“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九天揽明月”;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;等等,等等。何等浪漫,何等豪迈!古诗人中,有谁能有如此气魄,如此胸怀!但是,如果我们有机会再多读一些他的诗,就会发现,李白,他不只有浪漫和豪放的一面,也还有感情丰富细腻的另一面。比如,他以明月为寄,表达了他浓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