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心安处是吾乡

2025-02-10

如果有人问,苏轼家在何处?恐怕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,苏轼,家在四川眉州啊!苏轼自己也说过,家在“剑外之地,岷峨之间,蜀江之上”,说过“吾家蜀江上,江水绿如蓝”。但最近读到他被贬海南三年后,接“允北归”之令后写的一首《别海南黎民表》,读后,引发了一些思考。诗如下:“我本海南民,寄生西蜀州。忽然跨海去,譬如事远游。平生生死梦,三者无劣优。知君不再见,欲去且少留”。诗说,我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海南人。四川眉州不过是我的托生之地。三年前我被贬海南,如今又要渡海北去,这不过是又一次远游而已。在我看来,人的生、死、梦,三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,也无所谓得失。现在,我将离开海南,恐怕和乡亲们很难再见了。虽然启程在即,但还是想多留一会儿,以表达我们之间的深情厚意。

诗意不难懂,但诗中“我本海南民”一句,却颇费思量:苏轼,他究竟家在何处?这个答案,我们从他坎坷的仕途历程,似乎可以找到。对待家在何处这个问题,大体上说,他一是淡然,二是豁达。淡然是一种态度,豁达则是一种胸怀。被贬黄州,他垦荒坡、建雪堂;被贬惠州,他造新桥、置新房;被贬儋州,即使在少食缺衣病无所医那样恶劣的条件下,仍然在乡民的帮助下竭尽全力建房安家,做长住的打算!在他心中,黄州是家,惠州是家,海南也是家!每到一地,都准备以当地为家,终老一生!随遇而安是个成语,四海为家是多少英雄豪杰的誓言。但真正能做到的,除了苏轼,能有几人!苏轼在一首题为《定风波.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词中有这样两句:“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在这里,苏轼借寓娘之口,说出了自己的心声:家在何处?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!

分享